提案查看
2016012
关于加快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6-4-13 15:49:38
提案委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市区东风二路45号市政协办公大楼2999088

创新平台是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动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推行“调结构、转方式”,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且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紧缩以及利润的快速下降,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亟需依靠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当前,我市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方案》,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措施。特别是把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平台建设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平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1家省级、6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覆盖各行各业;5家科技服务平台(阳江市五金刀剪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阳东区科技创新中心、阳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阳东工业设计中心、东城镇五金刀剪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家新型研发机构(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院士工作站1个、省部级产学研示范基地4个、特派员工作站3个、产学研创新联盟1个;在乡镇层面,全市共有省级专业镇14个,市级专业镇18个,3个省级专业镇组建了专门的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这些创新平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促进了产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集聚,加快了产业共性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了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培训和服务。

尽管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不利于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缺乏共识。一是社会各界对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形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建设的氛围。二是平台建设涉及科技、财政、税务、土地、住建等多个部门,但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解决实际问题效率不高。2.缺少规划。一是平台布局欠合理,传统产业创新平台较多,新型研发机构不足;多集中在市一级,县(市、区)及镇(街道)偏少;没有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二是资源整合度不高,长期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确、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个别创新平台存在重复建设问题,难以形成资源共享的规模效益。3.扶持不足。我市虽然也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但在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扶持政策偏少,投入奖励力度偏弱,特别是在如何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参与平台建设,实现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等方面政策还有待建立完善。4.人才紧缺。人才引进跟不上企业创新需求的步伐,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留住人才存在相当大难度,企业研发人才,特别是高级创新人才匮乏,成为我市自主创新的“瓶颈”。

二、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平台建设协同机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做好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牵头、计划统筹、任务部署、督促考核以及重大问题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全市性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全面推进平台建设工作。

(二)突出平台建设重点一是加强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的研究实验基地、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科技信息等资源,做强做大2-3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成果共享服务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行业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条件建设,实现开放共享。二是加强行业(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政府为引导、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化模式,优先组建和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水泥建材、服装加工四大传统产业领域公共创新平台,建成8家左右对我市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创新平台。按照重点产业集聚区普遍建立公共创新平台的标准,通过引进省内外高校研究所、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等方式,做好资源强强联合,构建一批区域创新平台。

(三)创新平台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会员制的组织形式,逐步建立平台的核心层、紧密层和服务层。制定科学合理的平台管理办法和保密制度,包括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创新运行服务模式。鼓励平台在最大限度对中小企业开展免费咨询、技术培训、信息交流、设备共享等服务的同时,通过承接企业的技术研究项目、各类技术服务收入、会员企业每年的会员费、成果转让收入,获取一定经济收益,培育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自我发展。三是完善评估激励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不同平台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实行以奖代补,将政府的扶持资金与平台绩效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对运行绩效评估“合格”以上的平台给予运行补贴。

(四)提高平台建设合力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支持的同时,增加本级财政科技投入,通过稳定支持与竞争项目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采用重点支持、滚动支持和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强平台前期连续和稳定的支持投入;另一方面逐年加大对平台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平台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创办专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有条件的产业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利用。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激励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创新领军人才,特别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形成强大的创新团队。依托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完善仪器、文献、技术等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探索建立城市间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新机制。

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