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查看
2014095
关于加快阳江风筝产业发展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4-1-9 15:50:56
谢瑞祥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民盟阳江市委员会东风二路45号市民主党派办公楼3369790529500


阳江的传统风筝积淀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纯手工艺扎制的阳江风筝,以其造型美观、形神兼备、工艺精巧、绘制精美、色彩鲜艳、放飞容易、平稳高远而著称,在历年来的国内外风筝大赛中屡得重奖,“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

一、阳江风筝产业发展现状

市委、市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阳江风筝的发展,1991年,建成占地面积十二万平方米,可容纳三十万人放飞的全国最具规模的“南国风筝竞技场”;1992年,阳江举办首届重阳风筝节,除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外,还有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此后,阳江每年重阳节都举办一次风筝节,意在将阳江风筝这一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向产业化推进。19937月,阳江被命名为“中国风筝之乡”;200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立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阳江正在为“阳江风筝”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阳江风筝与山东潍坊风筝形成了“南江北坊”的两大流派,被誉为“中国南派风筝的杰出代表”。

 然而,在重温阳江风筝辉煌历史的同时,阳江的风筝爱好者,对阳江风筝的前景深表忧虑。阳江传统风筝艺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多一年还能批发出一至两万只风筝,而近几年能卖出一到两千只就不错了。目前,依然只是几位风筝老艺人“坐拥”着阳江风筝市场,除此之外,我们很难在寻常百姓家看到风筝制作的身影。于是,我们开始担心,这个“中国风筝之乡”会在现代产业的冲击下渐渐消失,甚至风筝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埋没在现代技术的群落中。与同样具有悠久风筝历史的潍坊风筝相比,阳江风筝面临着新的挑战,发展风筝产业亟不可待,“阳江风筝”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不断赋予传统风筝更多更新的文化元素,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向市场化经营模式过渡。

二、阳江风筝的特点

(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阳江传统风筝可扎制表现的体裁内容非常丰富,可谓“竹丝纸绢演乾坤万物,扎糊绘放抒人间情怀”,乾坤万物皆可扎制放飞。

(二)形象逼真,喜闻乐见。阳江风筝的扎制种类和方法很多,由于它是民间多种工艺技术的集合,它做到了题材内容与结构造型绘画处理的统一,因而不论什么样的风筝,都具有形象逼真,大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特点。

(三)具有与其它艺术相结合融会的特点。风筝是民间工艺品,对风筝的扎制材料、造型、色彩等没一个固定的格式要求,任由作者发挥创新,只要能放飞上天的就叫做风筝。所以它便于与其它艺术工艺的结合。

  (四)具有不朽生命力的特点。阳江人有放风筝的习俗,风筝活动已与阳江人民的生活规律习俗融为一体了。每到秋天,参与放飞风筝活动的阳江人越来越多,因此它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三、阳江风筝产业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一)阳江风筝传统元素的逐渐减弱。传统的阳江风筝以做工精细,注重放飞的动态效果而名声在外,一直以来都是手工制造。曾几何时,阳江人家家户户都会自制风筝放飞,市区有六十多人以经营风筝为生,人们做风筝和放风筝的氛围异常浓厚。然而,时至今日,街头巷尾卖风筝的店子逐年减少,风筝场上群鸢共舞的情景也不再多见,仅存的两三家传统风筝工艺店铺也藏在巷子深处。据了解,在阳江上空放飞的风筝,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是当地制造,大部分来自外地的商贩之手,阳江风筝传统元素正在逐年减弱。

(二)阳江风筝制作后继乏人。 阳江的传统风筝种类繁多,有龙类、板子、软翅、硬翅、筒子等,最普及的是包括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等图案的“花草鹞”,阳江因此曾被称为“纸鹞城”。但是,在整个阳江地区,目前还称得上专业的风筝艺人只有几个,而且都已年过古稀,风筝艺人老龄化的现象非常突出。遗憾的是这几位“老行尊”二十多年来基本没有“专门的徒弟”。据了解,在这种情形下,以前那些以买卖风筝为生的艺人纷纷转行,到了今天,全市专职做风筝买卖的店铺只剩两三家。

(三)阳江风筝作坊的低效工作。据了解,阳江传统风筝注重放飞效果,“风筝好不好,上天才知道”,因此传统风筝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工序繁重,造成制作耗时长、成本加大;而且欣赏传统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少,加上年轻一代将眼光投到了现代新兴产业等,不甘心做着一份看似没出息的手工艺活。更令人痛心的是行业秘密与手艺不外传的行规使部分艺人紧紧抓住自己的“稻草”却不愿向外人传播。因此,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越来越少人接触。生产模式的不适应,畸形的行业心理阻碍了行业整合进程,种种不利因素,使阳江风筝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旧状。

(四)阳江风筝文化内涵不够。我市有“中国风筝之乡”的美誉,风筝是一个“国字号”文化品牌。阳江风筝除了单一的放飞运动功能外,缺乏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包装,使得阳江风筝文化元素不够,难以以风筝产业作为我市的地方特色推向全国市场。另外“纸鹞”虽然图案精美,但多由砂纸或绸布制作而成,质材容易破损,面积和体积较大,不易携带,难以外销。

四、发展风筝文化产业的建议

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越是发达了,我们越不能抛弃。要知道,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如何振兴阳江传统风筝文化,发展风筝产业,如何擦亮“中国风筝之乡”这一品牌,作为每一个阳江人,这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们建议:

(一)大力宣传推广阳江风筝。风筝文化艺术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为社会各阶层所接纳,并且不断地被社会所革新运用,因此风筝文化艺术在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工艺品开发等方面具有深层次的开发潜力。我国加入WTO以后,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将在世界舞台上做出更高的精彩展示。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而阳江风筝又是中国南派风筝代表,通过大力宣传、举办“风筝会”推广阳江风筝,展示阳江风筝,发展阳江风筝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友人的了解与联系,从而促进我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但迎合了国家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宏观需求,而且契合了人们追求财富、实现价值的美好愿景。

(二)在传统风筝元素的基础上实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阳江传统风筝手工艺以古老的技艺而闻名,但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吸收新事物,不断在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从而找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产品,让越来越多的阳江人喜欢阳江风筝、制作阳江风筝、放飞阳江风筝。这才能扭转现在传统风筝面临的尴尬局面。

(三)培养风筝制作的传承人。要走出阳江风筝制作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怪圈,擦亮“中国风筝之乡”这一品牌,我们要培养风筝制作的传承人。广东提出文化强省建设和阳江提出建设文化名城后,风筝在阳江青少年中应大力普及,学校可把风筝课程作为学校的乡土课程进行普及,除了风筝放飞技巧,学校可教授孩子们怎么样制作风筝、普及风筝历史等等。举办青少年风筝锦标赛,加大青少年兴趣的培养,这也是培养风筝制作的传承人和推动风筝文化发展的一个长远措施。

(四)注重阳江风筝制作效率的提高。凡是手工艺品,都以精美的做工,特殊的材料而吸引了无数追求者的眼球。但是仅仅让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变成博物馆上展览的工艺品,那却又与我们提倡的让更多的人享受手工艺品带来视觉与心灵上的冲击相违背的。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手工艺从业者都必须注重的一项工作。但是没有传统特色的高产量的作品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必须要权衡好这两者的关系。风筝产业要想发扬光大,必须提高风筝制作效率,传统风筝手工艺必须要现代化,实现传统风筝产业与现代商业的嫁接,借助互联网的威力,把风筝产业做大做强,甚至走出国门,在国外的市场上开拓自己的立足之地。

(五)增加阳江风筝的文化内涵。阳江风筝具有深层次开发潜力的特点,在彰显阳江风筝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功能的同时,可以把阳江风筝提升到精神文化层面,使风筝融入本土的文化、赋予风筝特有的灵魂,打造成具有品牌效应的风筝艺术品,令其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吉祥物,象征着“放飞梦想”,寓意“展翅高飞”等;风筝艺术品的材质除原有的传统材质外,可使用金、银、玉石、红木等雕刻成风筝艺术品,提高其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从而使风筝产业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面积和体积较大的传统风筝,可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制作成折叠式风筝,便于携带,以促外销,使阳江风筝产业发展日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迎合民众高涨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我市文化经济发展主体提供更多的商机和财富。



市文广新局
办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