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查看
2014099
关于加强阳江学宫保护利用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4-1-21 12:26:37
谭启秋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谭启秋阳江市西平路80号0662--3300268
陈恕阳江市第一中学0662
谢军阳江市人民医院0662


阳江学宫始创于宋庆历四年(1044),从明正德九年(1514)起至清代,历经十五次的重建、改建、增建。现存建筑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重建而成的,共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为三进、左右对称格局,规模宏大,形制完整。古建筑有棂星门、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阳江学宫是阳江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也是我省保存较完整的学宫之一,2008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我市文物保护经费不足,近几年来,学宫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受风雨等自然灾害侵蚀,特别白蚁侵蚀较为严重,必须尽快维修。为此,江城区已邀请省文物部门编修阳江学宫维修保护规划,拟对学宫进行维修保护。阳江学宫现在江城一小内并由其管理,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加上处在闹市区,交通拥挤,平时学校外的人很少进入参观,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为了做好阳江学宫的保护利用工作,我们建议:

一、做好阳江学宫的维修恢复工作

要争取省文物部门的支持,市、区两级政府也要配套资金,对阳江学宫已损坏的部分尽快投入资金进行维修,确保文物安全。按照文物法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恢复学宫内部建筑布局及设施,在原址复建已遭拆除的建筑,包括:泮池、尊经阁、明伦堂、儒学东斋、儒学西斋等,恢复使用功能,使其布局完整,内外浑然一体,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二、将学宫建成阳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学宫是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机构。学宫建筑组群充分体现了方正、对称、闭合、等级等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特点,反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哲学中的中庸之道。通过学宫的整体恢复,结合阳江学宫的历史及其相关的中国孔庙历史,在学宫内开办展示中国孔庙的祭祀礼仪活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过程以及阳江教育的发展历史等与其相应的展览,打造阳江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三、建设阳江学宫博物馆

阳江学宫见证了阳江特定历史时期内人物活动和历史事件,是建设阳江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阳江学宫反映了阳江教育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使阳江历史上人才辈出。例如,清代阳江著名教育家、公益家、艺术家邓琳,曾在阳江学宫讲学多年,姜自驹、姜自驺两位翰林学士皆出自其门下。阳江学宫不仅反映了学宫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当时学宫建筑制度的演变,还反映了阳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阳江学宫是我市建设文化名城不可多得,且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建议由江城区建立阳江学宫博物馆(并筹划将一小迁出学宫),以阳江学宫历史脉络为主线,全面展示阳江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历史进程,让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领略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



江城区政府
市文广新局 市教育局
办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