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查看
2016061
关于加强对优秀中学教师培养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5-12-21 17:21:14
提案委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周湘东市城投公司18802525088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我市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造就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历史挑战: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近几年来,我市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数量上基本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思想状态总体上呈进步状态,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加强。但与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不能适应我国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诸如:

1)不适应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要求。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整体上适应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仍旧是占主导地位,对于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普遍缺少信心、兴趣与经验。

2)教育科研能力不强,不适应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中学教育要把现代科学知识引入教学,教师不仅要打好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现代发展,不懂得该如何去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状态,对少数需要进行心理与行为矫治的学生束手无策,仍然是凭“经验”办事。

(二)发展机遇: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对教师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至今已是相当成熟了,它使得教材与教学形式甚至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多媒体和交互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将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丰富的程度无可比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总之,要实现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历史赐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建议

(一)加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政治素质不单在理论学习中形成,还应该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检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确保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思想觉悟高,才能在言传身教中给予学生正确的甚至惠及一生的影响。

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二)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重视教师科研水平,形成求知探索的氛围。教育科研水平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搜索、寻找并有目的地研究有关的各种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方法和经验,从中吸取精华,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和提高。教育科研的课题来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可在市内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聘请高校导师作指导,设定课题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又如利用方便快捷的通讯渠道QQ、微信等,组建全市教师的“讨论组”,由支持人或个别老师提出教育中遇到相应的问题,各校教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科研氛围。

发挥“名师强师”的榜样效应。市级“名师”、校级“名师”,要用优秀的教学业绩,扎实的教学作风,过硬的教学素质来感染影响周围的人,引领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首先应该多开展专题讲座。“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其以精湛的理论、典型的案例和精辟的分析往往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使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其次应开展师徒结对。“名师”首先要担负起在本校人才培养上的重任,使得教学智慧、教学技巧,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开花结果。通过师徒的交流,手把手面对面及时指导,名师随堂听课,优化教学设计,指出教学误区。徒弟走进名师课堂,欣赏教学风采,领略教学水平,共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培训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推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多创设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去参加省内甚至全国范围访学、交流锻炼和社会实践等。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三)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   

想要更多的培养优秀中学教师,除了在制度上和教师的本体上努力之外,用人单位还需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优质条件,增强教师对工作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的合法权利;实行校务会议等制度,完善教职工参与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教师人事争议处理途径,依法维护教师权益等。

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教学名师奖评选,重点奖励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表彰应向一线老师倾斜,只有完善了教师奖励机制,才能使得更多的中学优秀教师获得动力,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化。

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