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阳文史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漠阳文史
漠阳文史更多>>

漠阳文化特质和风格

作者:admin 编辑:管理员 来源:啊啊啊 点击数:71342 时间:2013-01-19
漠陽文化特質和風格


文化孕育於江河,這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普遍規律。漠陽江是廣東西南一條獨流入海小河,流域面積雖然不大,但作為一個相對獨立地理單元,卻有著北連西江、南接大海,東西山脈夾峙,利於戰守和土地平曠、水源充足、資源豐富地理形勢,極利於土著文化孕育和發展,陽春獨石仔14萬年舊石器文化遺址,即為嶺南遠古文明一個亮點,而這樣的文化遺址,在廣東是極為個別的。以後隨著歷史發展,經過史前文明到歷史文明,漠陽文化作為廣府文化一個子系統,也大抵在宋代形成,以後不斷脫羽成熟,形成自己文化特質和風格,比雄于其他地域文化。

一、漠陽文化淵源

生活在漠陽江流域的土著居民為南越人,到隋唐時習稱俚人,他們創造的民族文化,與廣東大部分地區一樣,統稱俚文化或俚僚文化。秦漢以後,中原漢人南下,漢文化相繼移植於此。以後閩人和少數海外居民入居,帶來閩南文化和海外文化。多元文化在這裏相互交融、整合成具有自己文化特質和風格的流域文化,姑且稱為“漠陽文化”,在廣東佔有特殊地位。

(一)俚僚文化

廣東土著,西漢以前概稱“越”或“蠻”,東漢又以“裏”為嶺南各族主體。(吳)萬震《南州異物志》曰:“廣州南有賊曰俚。此賊在廣州之南,蒼梧、郁林、合浦、甯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里,往往別村,各有長帥,無君主,恃在山險,不用王法。”魏晉以後,“裏”稱為“俚”,隋唐又稱“俚僚”。陽江自漢以來屬高涼郡,自為俚人居地。隋唐時俚人發展為大規模部落聯盟,馮冼家族為地區實際統治者。雖然對冼夫人出生地還有很多爭議,但無論怎樣,漠陽江流域屬她的勢力覆蓋範圍卻是不容爭議的。所以,俚僚既為當地居民的主體,俚僚文化也應屬主流文化地位。宋代以後,大批漢人相繼到來,俚人被漢化或他遷,但俚僚文化仍作為底層文化積澱下來,成為漠陽文化一個組成部分。

(二)中原漢文化

秦漢以來,隨著中原政治勢力南下,漢移民增加,行政建置設立,封建統治加強,中原漢文化隨而在漠陽江流域生長壯大。但直到宋代以後,漢文化才取得主流文化地位。如據王存《元豐九域志》載,北宋南恩州客戶已占當地總戶79%,表明外來移民占主導地位。雖然宋代主客戶是以土地佔有關係劃分,但初來移民一般是沒有土地的。陽江許多姓氏族譜多記他們祖先來自南雄珠璣巷,如據新編《陽江縣誌?人口?姓名》,宋代遷陽江的就有儒洞陳姓、三山李姓、海陵黃姓、合山梁姓、麻橋馮姓、上洋姚姓等。一些主要文化建築也始建于宋,南恩州學建于宋慶曆四年(1044年),校址幾度遷移,今江城鎮一小所在校址建於明。城西北舊有金雞閣,其前身為宋建三聖祠。城外北山風景秀麗,宋代建有熙熙亭,後廢。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建北山石塔,高九層,為城市標誌性建築,保存至今,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陽江已開始有三人中進士,分別是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梁作心、嘉定七年(1214年)李鎮、嘉定十三年(1220年)林玨,此後進士元代陽江有1人,明代3人,清代5人,清代武進士6人,明清兩代文舉人86人,武舉人56人。[1]他們即為漢文化傳入陽江的結晶。

(三)閩客文化

陽江多山臨海,明清以來,先後有善於耕山客家人和善於耕海閩南人入居,成為陽江人一部分。他們所操客家話、閩南話及其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精神信仰等,也融為漠陽文化一部分。如現今陽江方言,雖以粵語(廣州話)為主,但在西南臨海儒洞、上洋、沙扒、新圩等地尚有7-8萬人講“海話”,實為閩南話。如米湯稱“飲”,花生稱“地豆”,繩子稱“索”等,皆閩南方言用詞。西部塘口、新圩和東部新洲等地有2-3萬人講“話”,即客家方言,如稱星星為“天星”,公牛稱“牛牯”,下雨曰“落水”,早餐曰“朝”等皆與梅縣客家話相同。它們是不同時期遷來陽江閩南人和客家人使用方言。一些族譜家乘也記載了這種歷史族群遷移。如據新編《陽江縣誌?社會?姓氏》江城三鋪陳氏一支元至順二年(1331年)從福建莆田為官陽江,後遷今崗列大塱,塱南、珊美、塘口陳姓原籍福建龍岩,後經南雄珠璣巷遷今塘口等地,北慣林姓祖籍莆田,後為官廣東,宋亡輾轉遷北慣諸村。此外,三山良洞李姓、東平、海陵黃姓、合山等地梁姓、上洋姚姓等,祖上也分別來自莆田。作為文化載體,他們帶來閩南文化,至今仍遺存斑斑。

(四)海外文化

陽江海岸線漫長,海島、港灣眾多,取道漠陽江,連接西江,繼東下番禺(廣州),西北溯湘桂走廊,上中原,故能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轉運港,也是海外文化登陸之地。六朝時代,陽江作為高涼縣治,即為外奴買賣的口岸。《梁書?王僧孺傳》雲:“天監初(502年)……南海太守郡,常有‘高涼生口(奴隸)’,及海舶每歲數至,外國賈人以通貿易。舊時州郡以半價就市,又買而即賣,其利數倍,曆政以為常。”既然外船至此,必然帶來海外文化。至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嶺南條雲:“是州(唐代恩州治今陽江)濱海,……凡自廣(州)至勤、春、高、潘(州)路所必經。海濱舊置傳舍,人憚波濤,因辟新路傳舍,惟徒步出使與遞符牒經過耳。然因當五州要路,頗有廣陵(揚州)、會稽(紹興)賈人船循海東南而至者,故吳越所產之貨物不乏於斯。”可見中外貨物聚集陽江港繼發散各地。《唐書?地理志》所記“廣州通海夷道”經陽江海面,下東南亞各地,也必然發生文化交流。而最有說服力的1987年在陽江海域發現宋代沉船“南海1號”。經初步水下考古勘探和發掘,出水文物即有江西景德、福建德化、浙江龍泉和福建建窯等日用瓷器、銀錠、“政和通寶”、“紹興通寶”等錢幣。尤其內中有一件長170釐米鎏金銀腰帶,其形制和文飾顯示外國特色,因珍貴異常,諒為船主所用。初步判斷,“南海1號”是一艘來自南亞或西亞貨船,在返船途中經陽江海域沉沒。這為陽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中外文化之路的有力證據。[2]海外文化 也必然流布陽江。例如陽江佛教就是唐代從海上溯西江經肇慶下漠陽江傳入的。康熙《陽江縣誌》記唐武德二年(619年)在城南建報恩光孝寺,為陽江建寺之始。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和二十四年(1898年),天主教和基督教傳入陽江,很快獲得發展,建國前全縣有天主教徒4000人,基督教徒數千人,先後建天主堂8處、基督堂18處,以及一批醫院、學校、育嬰堂等,皆為西方文化在陽江留下歷史見證。

二、漠陽文化特質

多元文化整合而成漠陽文化,反映陽江人適應地理環境、對自然資源價值取向、開發利用資源方式,以及人們深層精神世界的結構與風貌,集聚成漠陽文化特質,在多個文化層面上反映出來。

(一)豐富海洋文化內涵

江海是陽江人經濟生活主要來源,耕海是古代利用海洋資源主要方式,包括海洋捕撈、曬鹽、灘塗養殖增殖,以及海洋商業貿易、海河運輸等。陽江沿海有20多個港灣,10多個漁港,閘坡、大澳、東平、三丫、北津、雙魚、灣頭港口遠近聞名,同治《陽江縣誌?要隘?港灣》稱這些港口為“航行省城、香港必經之路,亦陽江海防之要地也。”從宋代起陽江盛產鹽,宋設鹽官,管理鹽稅,元因之。《宋會要?食貨志》記,紹興二年(1132年)南恩州課鹽利3萬貫以上,是該志所列產鹽課利的府州之一(另為廣州、潮州、惠州)。魚、鹽是宋代南恩州土貢之一,與廣州、潮州、廉州一樣以海產品上貢齊名。明清時代,陽江魚鹽業更稱盛一時,並延續至今。沿海不少居民依靠海上貿易謀生,江城《周氏家譜》載,明代周姓祖先在海外種植檳榔,販運回陽江銷售。《謝氏家譜》也說祖先明代做神香生意,舶運到海外換檳榔、香楠(珍木)回陽江,而沿海城西阮氏族譜說自己祖先與越南阮氏同宗,古代以海運為業,經常航海于陽江與越南之間。[3]

漠陽文化深厚海洋文化積澱,也廣見於精神文化層面,又以海神崇拜、蛋民文化和以江海為題材歌謠等民間文藝為著。媽祖(天妃、天后)原為閩人航海保護神,後隨閩人遷移,流布沿海各地。陽江多媽祖廟,僅陽江城清代即有四座,有些地方稱大王廟或北帝廟,皆為水神,不但為漁民、海員,也為普通居民奉祀。陽江沿海各港、漠陽江河面,昔時蛋艇雲集,蛋民數以萬計。這個古老族群,在生活方式、宗教、婚嫁、習俗等方面都異于陸上居民,保留許多古越人文化遺風,而古越人是以海洋文化為其主要特質的。陽江蛋民,實為漠陽文化海洋性一個很大載體。陽江乃詩歌之鄉,但不是以山歌而以咸水歌出名。江城昔有“漁洲唱晚”一景,乃市民賞心樂事一個去處。群眾中流傳許多戰惡龍、打海盜、去金山(海外謀生)軼聞傳說,實為海洋文化一種折射。

(二)厚重土著文化底蘊

漠陽江流域古代垌落縱橫,為俚人居地,他們的文化即為陽江土著文化。後來俚人漢化或他遷,土著文化與漢文化等融合,但仍在多個文化要素和層面上留下許多遺跡。俚人前身越人,以種稻為生,稻田或水田古越語稱“那”,“那”字起首地名即為水稻分佈區。陽江那字地名甚多,如那龍、那洛、那棟、那陽、那扶等。《陽江市地名志》記載有48處,其數量之多,分佈之廣,不亞于廣西、高雷瓊廉等地。說明陽江稻作文化發達,故能成為“那”字地名一個最大集群之地。另外,洞(峒、垌)、羅、古、沖、瀨、六(鹿  )等為起首地名也屬古越語地名,如陽春有大洞、陽江有高棟、良洞、隋洞、儒洞;陽春有羅銀、陽江有羅琴山、羅引山;陽江有古井、陽春有古重、古良、古寵;陽江有上瀨、下瀨、西瀨等,禽獸所居或廁所皆稱“鹿”,如牛鹿、糞鹿等,都是古越語留下吉光片語。

俚人俗重銅鼓。晉裴淵《廣州記》雲“俚僚鑄銅為鼓”,陽春博物館收藏多面銅鼓,即為俚人留下物證。陽江方言大而言之,屬廣州話系統,但保留古越語特別多。如柚子稱“樸子”,豬圈稱“豬六”,蝌蚪曰“蛤仔”等,深受壯語影響,而壯人祖先為古越人。

古越人實行二次葬,傳承至今。陽江是此葬式盛行地區,俗稱“執骨”。道光《陽江縣誌?禮儀民俗》雲:“粵東……葬親首(者)慮其骨蝕於蟻,期年後發棺撿骨,入水洗刷,貯以瓷罌,謂之‘金罐’,(陽)江俗亦複不免。”這樣金罐在荒野至為觸目,實為一陋習。

陽江人喜歡食粥,這不完全因為過去缺糧,而是古越人一種風俗。語雲:“壯人據地甚廣,其大部百穀皆宜,然其人猶秉祖宗以前窮守山谷之遺訓,以飯食為暴殄,朝夕餐膳,無不食粥。雖然積穀盈倉,而日亦如此。”[4]按壯族為俚人後裔,陽江舊為俚人所居,食粥風俗被傳存下來。此外,陽江流行女子出嫁有“伴隊”、嗜食禾蟲、蛇、(田)鼠、檳榔等習俗,皆為古越人風俗傳承或變異。

三、漠陽文化空間格局

陽江位處珠江三角洲通廣東南路過渡地帶,又為廣府文化區與瓊雷福佬文化區結合部,故其文化既有其獨立性一面,又有邊緣性特點。即作為一個小流域而言,它保留許多傳統文化特質和風格,這在文化地理學上稱“小流域文化”或“小盆地文化”;而從大範圍而言,它基本上屬廣府文化區,但又附加了福佬或閩南和客家文化成份,形成不少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板塊或小島,構成廣府文化大面積連續分佈,其他地域文化小集中,並被前者包圍空間格局。廣府文化與其他文化相互接觸,形成類於氣象學上氣團“峰面接觸”和大圈包小圈的“內緣接觸”文化關係。這些接觸地帶或圈層,對內部文化具有保護作用,所以在陽江處於弱勢地位的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能長存而沒有被廣府文化同化。充分認識這點,對於保存漠陽文化多樣性,制定和實施文化發展戰略和規劃,都有重要意義。

  注  釋:  

[1]新編陽江縣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1314-1319.

[2]  張萬星.試析陽江在“海上絲綢之路”史上的地位.見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嶺南文史.增刊號.2002.183-184.  

[3]  轉見馮崢.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中站——陽江.見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嶺南文史.增刊號.2002.187.  

[4]劉介.嶺表紀蠻.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55.

(原載陽江《炎黃文化》創刊號.2004年7月,合作許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