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查看
2016069
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6-4-15 10:31:24
提案委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市区东风二路45号市政协办公大楼2661899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组织实施阳江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集中力量推进新区尤其是以城南新城为核心的新城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新区开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气商气不断集聚,群众文化、体育需求爆发性增长,与文化、体育相关的产业发展也迫切需要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优良的环境支持,因此,加快加强滨海新区文化设施建设,这既是市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建设新城市中心、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一、阳江滨海新区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市场前景广阔。文化、体育产业是生活方式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随着人均GDP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相关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体育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随着高铁的开通,高铁商务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滨海新区(城南片区)商住项目陆续建成,人气商气的不断集聚,市民群众的文化、体育运动需求将越来越大。根据滨海新区发展规划,到2017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常住人口60万人,到2020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0亿元,常住人口75万人,这必将催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巨大需求,相关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区位优势明显。滨海新区地处阳江出海中心位置,位于环珠三角经济圈、粤桂琼海洋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地带,往东经港珠澳大桥抵香港仅两小时车程,往西经茂湛交通大动脉直达环北部湾经济圈,是粤西承接珠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的桥头堡,是连接珠三角与我国大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型节点。高铁开通后,将真正融入珠三角一小时“文化体育圈”,必将有力促进新区的文化、体育、旅游、养生产业实现大发展。

(三)资源优势突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滨海新区依城临海而建,区域内“城中有湾、湾中有城”,是阳江资源充足、环境优良的区域之一。区内土地、海洋资源丰富,漠阳江水系贯通南北,为新区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孕育了深厚的亲海亲水文化底蕴。区内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刀剪、风筝、漆艺、诗词、书画、渔家文化等传统文化蓬勃兴旺,现代海洋文化异军突起,发展现代文化、体育和旅游、康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人文基础。

二、滨海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需求矛盾日益突显。近年来新区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相对不足,目前可供使用的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几乎空白,硬件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根据滨海新区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体设施的数量分别要达到0.20.3个。随着新区人口的不断聚集、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对休闲娱乐健身的不断追求,现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但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覆盖面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和市民基本需求严重不同步、不适应。

(二)资金投入不足。要满足市民对城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基本需求,需建设的项目多,投资非常巨大,而作为新建城区,百业待举,全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庞大的投入,加快城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面临很大的资金困难。

(三)文化、体育与旅游、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新区的产业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文化、体育和旅游、康体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空间,特别是高铁开通后,随着高铁商务圈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加强,区域内的文化、体育、旅游和康体产业将能够协同融合发展,相互带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

三、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作为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建设新城市中心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在滨海新区打造市级文化设施中心区,与城北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形成均衡发展的格局,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现代滨海生态宜居城市新名片。为此,市政协文史委对加快滨海新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高端专业文化场馆建设。采取政府单项投资或与地产商协议的形式,规划建造博物馆、大剧院、城市规划馆、群众文化休闲广场、全民健身公园、儿童公园等场馆。大剧院等场馆规划设计要坚持高标准、高品位,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要建设成为城南新区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和亮点文化工程,与正在建设的阳江国际金融中心相互辉映,产生强大的示范集聚效应。

2、大力完善新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议在阳江一中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一馆四中心”,即阳江市全民健身馆和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运动中心,打造成为阳江中心城区新的体育活动中心,为市民群众提供丰富、健全的文化体育设施。

3、利用民间资本在滨海新区建造我市民间公共文化服务基地。建设阳江民间艺术博物馆,内设民间风筝馆、民间漆艺馆、民间书画馆、民间根雕馆、民间奇石馆、民间崖柏馆等。这样可以激活民间资本用于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阳江的知名度,为打造文化名城增添分量,增强旅游资源,增加税收。以全民健身公园、民间艺术博物馆等为龙头,打造城南(民间)文化设施中心区。

4、积极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搞好城市公园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而且对提升城市的内涵和知名度,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滨海新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生态宜居城市,必须加大城市公园建设。要以正在规划设计的滨海生态公园和正在动工建设的漠阳湖公园为核心,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完善公园周边配套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园体系。同时要将现代滨海生态文化和阳江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提高公园品位。

5、大力筹措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议滨海新区制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制度,建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体预算安排,市财政可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给予一定的配套或补助资金支持;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要在土地利用、规费征收、服务措施等方面,制定出台特殊的对策措施,积极探索PPP模式,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融入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动社会贤达和企业捐赠,增加建设资金来源。三是开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商业价值,相关创收由政府用于再投入。如建成后的滨海文化中心可兼作商业会展场地对外开放,收取适当费用投入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办理中